您好!欢迎光临云杰通信官网,本公司专业为企业提供SD-WAN SaaS应用加速、SD-WAN组网、混合云专线解决方案服务。

行业动态

SDN的发展历程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1-05-11 10:19:04点击:

  

       SDN自诞生之初一直高举软硬件分离、管和设备分离、设备可任意替换的大旗,宣称能够显著降低运营商的建设成本和运维成本,加快响应速度,并提升盈利空间和创新空间。自2012年起,运营商就开始不断研究、摸索,积极的定义自己的络。

  截止2012年,三大运营商已经部署了50万台左右的设备。这些设备依托于基站地理位置分布,一个地市只选取一个设备厂家(包括管和设备),由设备厂家负责设备的操作及维护。厂家与运营商之间责任明确,省时省力。但与此同时也埋下了厂商锁定的隐患。

  政企用户因为自身业务发展,迫切需要更大、更灵活的专线带宽,而传统承载政企专线的SDH络不再发展,络接替作为核心承载方案。但是,要想向下延伸支撑政企用户的专线发展,每个运营商还需要在络边缘额外采购几百万端的接入型设备。这些新增加的设备相比以前会在功能上做一定的缩减,再加上购买数量大,运营商的成本相较之前将呈倍数增长。

  省时省力的做法是将现设备下沉到政企用户,但由于在价格上一直谈不拢,而用户又急等着新设备来部署专线业务,于是只能用其它厂家的设备顶替。一个专线业务需要跨多设备厂家管,业务开通慢,故障排除难度大。

  与此同时,互联厂商通过sd-wan方式在专线市场步步紧逼,对效率低下的专线业务构成了威胁;美国政府制裁中国主流设备厂家,因为管与设备都是厂家,导致设备坏了只能坏在那里,无法用其它厂家替换,自身经营受到影响。后续中美贸易战越演越烈,5G承载不能重蹈覆辙,规避风险的好办法是引入SDN,设备与管分离,设备可以任意替换。首先在专线方案上,引入SDN,解决运维效率低下的问题,同时为5G承载SDN化积累经验。

  一个省只部署一家独立第三方,管理多厂家设备,零配置、分钟级业务开通,良好运维管理能力。

  整体方案涉及到:芯片供应商、设备供应商、第三方管、客户管。

  三家运营商都是相同的15家设备厂商供货,芯片基本采用博通一家。

  客户管呈现的效果也一样:让用户能便捷按需付费,可以暗光纤形式呈现用户所在专线运行状态,便于用户排查内部还是外部问题。

  第三方管要求也是一致的:

  1.络级别端到端的业务配置:需要管真正在做络管理的事情,而不是照搬终端设备管理思路,用图形化界面单机配置。

  2.设备管理、业务管理、络拓扑、告警、性能分析、端到端络诊断等等功能

  3.增加/删除节点、设备升级;多版本/多厂家功能差异化管理

  4.管并发处理能力,一个管同时在线管理的设备至少是10万端以上,能经受大规模设备同时上下电带来的浪涌冲击

  唯一不同的是第三方管的南向接口规范,三家各有风格。

  三大运营商在南向接口规范技术路线不一样,终评判标准是一样的:现大规模应用。用起来了才是SDN。期待移动、联通的方案能早日进入到实际部署环节。管与设备分离仅仅是SDN的第一步,在专线良性发展的情况下,涉及到的厂家有利益而可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,衍生出能真正大规模商用的络操作系统(NOS)、管模块化组件、设备软件模块化组件、协议组件、白盒设备等等。经过现真正检验的软件在其它项目上推广起来速度会非常快,形成良好的SDN生态模式和产业链,到时候通信产业的发展变得跟计算机产业一样高效,从而实实在在惠及大众。

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新闻资讯
相关产品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631779516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13631779516

二维码
线